220px-KJ_poster_web
《音樂人生》海報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e/KJ_poster_web.jpg/220px-KJ_poster_web.jpg 

《音樂人生》(KJ: Music and Life)於2009年在香港上映,紀錄音樂天才黃家正的成長歷程,由張經緯執導。紀錄片《音樂人生》獲得諸多獎項,包括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電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及新晉導演並奪得新晉導演。(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研究事實,是否一定得通過實驗?實驗的結果是絕對可靠的嗎?我們所相信的「事實」是否全然客觀?在現代人看來,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大部分的人應該都認同實驗是研究事實不可繞開的一環,而實驗的可重複和可證偽性正是讓科學研究變得如此可信的主因。

然而,《利維坦與空氣泵浦》卻告訴我們,這種現代看似不言而喻的觀念在十七世紀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多位學者還為此展開了激烈的世紀辯論,作者藉由說明諸多十七世紀科學家的思想,帶著讀者窺見近代科學的起源,並探討了科學實驗作為一種「理性的研究方法」究竟有幾分可靠?儘管書中涉及的議題相當廣闊,但在一切問題的表象之下,所有的爭論其實都指向了同一個問題——所謂的事實研究,是否能完全脫離社會秩序的演變?其中,波以耳與霍布斯之間的分歧佔了本書的最大篇幅,書名「空氣泵浦」與「利維坦」分別代表了兩人立場的最佳論證。因此,再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將重點聚焦在波以耳與霍布斯的爭論,並說明《利》作為一本結合了科學、社會學和科學史的著作,如何能提供我們看待科學研究的另一種視角。

首先是波以耳:波以耳發明了空氣泵浦用來證明真空的存在的,此發明轟動了十七世紀的學界,因為它不止象徵著人類科技進程的里程碑,更代表著那個時代新的科學研究方法,即系統化、標準化的實驗程序。波以耳相信實驗是引領人類接近真相的最佳途徑,而他在實驗中分別運用了三種技術:第一,物質技術(Metereial Technology)——用來建造科學儀器與操作實驗;第二,書面技術(Literacy Technology)——將實驗現象呈現給未直接見證者(讀者);第三,社會技術(Social Technology)——用來整合實驗哲學家在彼此討論與思考知識主張時應該使用的成規,而「事實」就是在這三種技術在相互交融和作用之下得出的結果。具體來說,波以耳非常強調實驗的技術與儀器的優秀設計,因為它們可以彌補人類感官的弱點,達到輔助、提升感官能力之效,比如我們能藉由顯微鏡觀察到肉眼無法觀測的微生物,使我們更精確地探究事實。但光有物質技術還不夠,波以耳還以書面形式鉅細靡遺的記錄下實驗的步驟,除了有詳盡的文字解說也附上精細的實驗插圖,確保所有未能直接見證實驗者能重複操作實驗,也能使讀者光憑閱讀就能在腦中建立清晰的概念。最後,雖說這些實驗綱領能讓任何讀者「依樣畫葫蘆」,但並非所有人都是「合格的」見證者,見證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道德水平與學識才有資格擔保實驗的可靠性,而當時的見證者正是倫敦皇家學會裡的成員。

然而,儘管這些實驗綱領乍看合情合理,在霍布斯看來,這三種技術下所得出的事實是被「建構」出來的,並不客觀。他認為實驗的這三種技術過於仰賴實驗者的感官經驗、實驗者的權威,以及實驗者(們)的權力關係,而非不證自明的客觀事實,從而質疑實驗的可靠性。首先,霍布斯認為研究事實不應該依靠我們的感官系統,因為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所看見的事物是真相,但實驗的操作正是建立在感官經驗之上,這便大大削弱了實驗的可信度。至於哪些知識才是不證自明的事實呢?霍布斯認為幾何學就是一門無可爭議的學問,因為沒有人會否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一百八十度、正方形必須是四個等長的邊⋯⋯ 這些都是絕對客觀的事實,而霍布斯認為在事實的基礎上探究事實才有意義。接著,霍布斯進一步指出真正的事實不需要透過集體的見證,如果事實真的是事實,再多的人重複操作實驗最終的結果也是一樣的,況且,如果事實得透過一個社群來擔保,那就表示事實不只屬於知識範疇,還屬於社會範疇,那它就不再是客觀的了。最後,霍布斯還質疑了「實驗社群」的合理性,他抨擊波以耳口中的實驗空間並非真正「公共」的,他們不過是一群約莫五十人來自皇家學會的小圈子,而實驗場地也是私人空間,誰能進入這些實驗空間都是由場地主人所決定的,而這背後象徵的是一組權力關係,當事實研究涉及權力關係,這樣所產出的事實必定不可信。值得注意的是,霍布斯並非反對實驗,而是質疑「實驗綱領」作為研究事實的方法的有效性,霍布斯認為波以耳的實驗過於注重「形式」,卻懸置了研究事實中最重要的本質和因果問題。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乍看無厘頭又有些「雷包」的父親似乎經常給女兒添麻煩,然而一切古怪行為的背後,蘊藏的其實是貼心的關懷與濃濃的父愛。

女兒和父親的性格形成強烈的對比,女兒嚴謹且不苟言笑,老是為工作疲於奔波;父親則童心未泯且愛搞怪,彷彿一生無所事事,只是個寂寞、迫切得到關注的怪老頭。照理說,父女兩人應該水火不容、容易起衝突,不料到了電影的最後一刻,女兒終於被父親的愛所感染,她卸下所有社會化的偽裝與束縛、摘下與人社交的面具,接納父親的一切怪異行為並加入父親的搞怪行列。

直到電影的最後,我們才會赫然發現——父親從來就不是因為寂寞而搞怪,而是為了逗笑女兒、為了看見女兒的笑容才努力地扮演丑角。原來,父親早已看穿了女兒的心事,為了讓女兒意識到除了工作之外,生命中還有更美好的事物,他採取了表面看似荒謬、實則充滿智慧的策略,無需透過言語,而是透過一連串的逗趣行為來溫暖人心。這是一部溫馨、現實又搞笑的電影,若細細品味父女間情感的流動,便能讓你笑中帶淚直到電影的最後一刻。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介

《街舞狂潮》是一部 2008 年上映的街舞紀錄片,由蘇哲賢執導,榮獲 2011 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項。這部紀錄片不僅涵蓋了台灣街舞的發展歷史,也從街舞鬥士阿倫(彭英倫)以及十七歲的少年舞團「八個小孩」(Undergradu-Eight)的視角呈現了街舞文化的種種樣貌,而追夢的精神貫穿了全片,敘事流暢且觸動人心。

心得

看完紀錄片,浮現心頭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追夢的人真的好美。看著阿倫和「八個小孩」堅持不懈的精神,不禁令人感嘆生命的意義何嘗不是追夢的旅程?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成大特殊選才

大家好,我是李薇。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沒比賽經驗,我如何透過「特殊選才」申請上成大不分系?在接下來的演講,我想告訴大家:學習是為「生活」而學,而非為「工作」而學;教授想知道的不是你 如何讀大學,而是你如何 藉由讀大學 完成人生中更宏遠的目標。

聽到這你可能好奇:所以你是誰,有什麼資格來演講?好吧,我承認比起其他兩位講者我實在沒甚麼名氣,也很少在社群媒體上出現,所以我決定來自我介紹一下:從國中到高中我都待在實驗教育,中途還自學了一年(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年),這段經歷對我影響巨大,不只奠定了我的人生志向,也深深改變了我對教育的看法。由於我一直待在實驗教育和自學圈,所以周遭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幾乎都是以特選為升學管道,可以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浸潤在可怕的特選軍備競賽中,自然也就看過、聽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備審資料和面試經驗,包括上榜的、備選的、或落榜的⋯⋯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特選沒有上榜的「法則」,但我覺得他們是有「通則」的,因此,今天演講的目標就是把這些通則分別分享給大家。

在分享開始之前,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為生活而學」?我想分享吳軍在著作《大學之路》和〈在大學學什麼?〉裡面提到的內容,對我當時升學非常有啟發。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凱文怎麼了?》是一部由 Lynne Ramsay 執導的美國電影,故事改編自 Lionel Shriver 的同名小說,於 2011 年上映。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導演不僅把角色間的關係處理的極其精妙,電影也跳脫敘事的常規——打亂劇情的時間線,藉由大量的色彩和象徵性元素來透露關於角色的信息,留給觀眾無限的遐想空間。在剪輯的加持之下,《凱文怎麼了》變成一部毫無距離感的藝術品,就連平時沒有觀影習慣的人也能體會導演設計鏡頭的巧思。接下來,我將討論整部電影令人印象深刻的橋段,包括導演的電影藝術、片中的倫理議題以及演員的表現,有雷請慎入。

簡單來說,整部電影的時間線有三條:第一條,女主伊娃與丈夫法蘭克林婚前的相愛時光;第二條,伊娃懷孕之後一直到凱文少年時期的育兒歷程;第三條,凱文犯罪以後,伊娃成為加害者家屬的日子。導演藉由伊娃的視角回朔過去發生的事情,隨著劇情的推進抽絲剝繭,逐漸還原故事的全貌,最終引導觀眾發出和伊娃相同的疑問——究竟是哪一步出錯了?

凱文為何令人懼怕?

We_need_to_talk_about_kevin_ver2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準備一場關於「特殊選才」的升學演講,重新拜讀了杜威的《民主與教育》,仍深受啟發。 

杜威在書中的思考並非諸多獨立的知識點,而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他強調了「智能自由」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杜威認為,一個人外表看似專注、聽話溫順並且對於課業滾瓜爛熟,若不能真正發自內心地對世界感到好奇、不能提出自己看待課題的獨特視角,那這種「優秀」和乖巧也只是一種「智能奴性」。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我們適應了用訊息與人交流,我們的聊天習慣和交友模式也漸漸地被改變⋯⋯

2022 / 6 / 9 專題報導|文 / 李薇 圖/Unsplash

rendy-novantino-05YeXHysJj8-unsplash

自3C產品的普及,社群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為的是促進人類更密切的交流。然而,社群媒體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它最初對我們的意義 ——一個分享的工具。如今,社群媒體不僅佔據了大部分人們的專注力,還形塑了人們彼此交流的方式。本篇訪談將分成上、下兩部,分別說明社群媒體如何影響年輕世代的餐桌禮儀,以及傳訊息又存在哪些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上半部:餐桌禮儀 2.0

每個人都體驗過餐桌上話題變得無聊、嚴肅或者尷尬的片刻,為了迴避這些片刻,你可以選擇沈默、默默忍受或者離開現場。但是在這個「一人一機」的世代,手機裡的社群媒體不僅佔據了年輕人在餐桌上大部分的注意力,它還成為了聚餐時逃避對話的終極武器⋯⋯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剛滿 19 歲的新生代演員——黃聖球於 2018 年出演電影《誰先愛上他的》的宋呈希一角,這是他第一次在鏡頭前演戲就入圍了金馬獎最佳新演員。2020 年,黃聖球受邀出演電影《該死的阿修羅》的男主角,這一次他化身為隨機殺人犯——詹文,挑戰與宋南轅北轍的角色,電影於今年三月在全台首映。在訪談中,黃聖球分享了自己飾演詹文的心路歷程,以及自己是如何思索演員這個職業的?

 

不像《該》裡的詹文沈默壓抑,穿著簡約正式、頭髮剪得齊平;訪談中的黃聖球直爽豪邁,頭上戴著一頂黑色毛帽,身穿街頭 T 恤,看起來酷酷的,而且非常健談。當他被問起是否與詹文這個角色有所共鳴,他果斷回答:「沒有,我們根本沒有共通點!」

 

戲裡的詹文 vs 戲外的黃聖球

「其實我是一個愛交朋友的人,我喜歡跟人聊天,有話直說不會悶在心裡;但詹文很悶,他不太願意跟別人敞開心房。」黃聖球表示,要飾演一個與自己性格南遠北徹的角色,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詹文與自己的性情迥異,一個憂鬱悶騷、一個活潑開朗,詹從小就活在被父親安排好的人生裡,他的雙眼總是散發出一絲絲的憂愁與哀傷;但現實生活中的黃聖球與父親感情融洽,他還經常與父親一起玩音樂,與劇情中壓抑的詹文十分懸殊。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這部電影

《女性日常》是一部探討性別議題的芬蘭電影,故事由六則「#MeToo事件」交織而成。電影中呈現了不同年齡層、不同身份以及不同場所中的女性如何受到大環境所壓迫,被性騷擾後都決定以沈默告終。其中,男性並非故事裡的唯一加害者,同樣身為女性也可能是加害者之一。雖然全片只有八十分鐘,可是氣氛卻相當沈重;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紀,性平權的活動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但女性仍籠罩在父權社會的氛圍之下,扮演著相對弱勢的角色,性騷擾和性別歧視無處不在。

令我深刻的故事

電影中的每一則故事都值得省思,但劇場女演員的遭遇最令我印象深刻。在這一則故事中,女演員被指派飾演一名被強姦的角色,幾乎所有的戲份都在痛苦與吼叫中渡過。實際上,女演員在整個排練的過程中是無奈且無助的,她曾向導演袒露自己的不適,覺得自己被壓在地上、雙手捆緊令她感到羞恥,很不自在。然而,導演聽完她的傾訴並沒有當一回事,本來答應刪掉的戲碼在後來居然又全部補了回來;而人們對劇本一面倒的良好評價,又使得女演員毫無反抗的餘地,最終只好忍氣吞聲、咬緊牙關的把戲給演完。乍看之下,女演員有權利隨時拒絕演出,導演也曾向她陳諾「不舒服就喊停」,然而實際的情況是,整體環境的冷漠氛圍讓女演員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在故事中,有不少鏡頭捕捉了女演員的面容,她既壓抑又無助,有好幾度望向工作人員似乎在尋求同情與協助,可是沒有任何一個人把這齣強姦戲當一回事,周遭人們的冷漠與忽視彷彿在告訴她:演員的職責,本就應當全力配合導演的要求,這齣強姦戲不過是一種藝術呈現罷了,沒什麼好大驚小怪;而面對這種冷落,女演員唯一能做的就是沈默以對。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什麼《一個印地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是一本好的青少年小說?

原文作者:薛曼.亞歷斯(Sherman Alexie)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台灣譯者:盧秋瑩

出版日: 2009 年 3月 2日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南亞的伊斯蘭:觀點的問題〉之心得感想

其實,在閱讀這篇論文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不僅耗費了許多時間補足我不熟悉的伊斯蘭知識與伊斯蘭背景,更是花了兩倍的時間消化和吸收自己所查閱的新知。況且還要抽絲剝繭文章的內容,找到作者的思想脈絡並為全班解讀其意涵,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不可否認的,整個「輸入」到「輸出」的研究過程收穫是巨大的。除了在思想層面對東南亞伊斯蘭有更深入的理解,對歷史研究的認知也更上一層樓。因此,在接下來的心得裡,我會分別說明本篇文章如何加深了我對東南亞伊斯蘭的理解,以及在研究的過程中,它又是如何迭代我對伊斯蘭歷史研究的認知的。

第一部分:本篇文章如何加深我對東南亞伊斯蘭的理解

回顧一下 Islam in Southeast Asia: Problems of Perspective 的重點,我在期中簡報裡一共梳理出了文章的三條脈絡:第一,東南亞的伊斯蘭是「在地化」的伊斯蘭;第二,東南亞伊斯蘭是一個持續演化的動態文明;第三,以往對東南亞的伊斯蘭研究存在著缺陷。這三條脈絡的細節我已經在期中報告中深入解釋,這裏就不再贅述。接下來我想針對第一條主線和第二條主線進行更深入的剖析,並提出自己的延伸思考。至於第三條主線我會合併在第二條主線中深入解釋。

文章標籤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