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印地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是一本好的青少年小說?
原文作者:薛曼.亞歷斯(Sherman Alexie)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台灣譯者:盧秋瑩
出版日: 2009 年 3月 2日
文章架構:
- 前言|為何是《一個印地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 創作手法|幽默,你說話的方式夠「青少年」!為什麼這本小說如此有趣?
- 角色魔力|嘿,我好像認識你 / 妳很久了!為什麼這本小說如此令人信服?
- 探討議題| 青少年,我們也一起經歷過的認同危機:風趣底下的嚴肅議題
- 後記|心得感想
前言:為何是《一個印地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
雖然青少年小說並不是我喜歡的小說類型,但我仍然推薦《一》的原因有三:
第一,《一》的劇情風趣、故事性極強,鮮活的場景提供讀者大量的遐想空間,讓讀者一下子就能深入其境,目光隨著主角阿諾・祖靈的視角一起歡笑、一起憤怒、一起哀傷、一起成長,彷彿在看一部電影一樣;
第二,《一》的角色鮮明、穿透力十足,所有角色躍然紙上,讀者似乎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對應的人選,給我們一種「早就認識這些角色了」的錯覺,我甚至認為這些角色都可以獨立發展成一條故事線,變成一本「印地安少年與親友們的真實日記」;
第三,《一》的寫作風格是我欣賞的類型,儘管作者的用字淺白,內容卻深刻有理,總能讓讀者不禁玩爾的同時,思索這些「笑話」背後所蘊含的嚴肅議題,與其用一大堆複雜的概念賣弄學識、用各種華麗抽象的詞彙來堆砌辭藻,我認為作者簡單明瞭、撰文不墜的文風反而是一種高水平、節制的體現;可以讓讀者豪無阻礙的從第一頁順利地讀到最後一頁,才是一本好的小說。
接下來,我將用三個部分來詳細說明《一》這本書的內涵與議題,最後再附上我的心得感想來總結這一篇閱讀筆記。據說這部小說可謂作者的「半自傳」,但願我能透過這些研究,更加理解青少年的認同危機、闖入祖靈二世的腦內世界,順便從中「窺探」作者的成長經歷!
創作手法|幽默,你說話的方式夠「青少年」!為什麼這本小說如此有趣?
為什麼《一》那麼好看?我認為這是因為作者採用了第一人稱敘事,敘事的內容也充滿了真實感,換句話說,它非常的「青少年」。《一》以日記的形式記錄著主角阿諾・祖靈(二世)的所思所想,故事都是以「我」開頭敘事,我們一下子就被帶入了祖靈的腦內世界。祖靈是個心思細膩、聰明的印地安少年,他的內心總是上演著各種小劇場,每一次的抉擇都得經歷一番苦思冥想才能拿定主意,每一個單純行為的背後都充滿著糾結與掙扎,然而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到底該怎麼做,才能讓大家都喜歡我?就像所有青少年一樣,祖靈極度渴求同儕間的認同與關愛,身為讀者,我們很容易可以把自己的成長經歷投射到祖靈的身上,因為祖靈所煩惱的、所憤怒的、所哀傷的事物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過,不論是人際的貧頸、友人的疏離、愛情的糾葛、課業的辛勞還是與家庭間的相處,這些經歷是不分語言、不分國界的。坦白說,撇除國界、撇除種族、撇除語言、撇除性別,他的日記和我小時候寫得日記根本沒什麼兩樣,經歷不同、心思相同,怪不得我讀得特別有感!
除了寫作風格,這本書的用字都相當淺白易懂,沒有艱澀難懂的詞彙,只有青少年才會使用的語言。作者毫不刻意地賣弄學識,而是完全地站在青少年的視角詮釋角色,這裏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青少年最習慣的語言;沒有矯揉造作的感嘆與哀愁,只有青少年最自然、最真誠的感受,不論是對性的渴望還是叛逆的心理,都自然地陳述在這本「日記」之中。如前言所述:作者簡單明瞭的文風不僅是高水平的寫作,也是一種節制的體現;凡是多餘的、冗長的,全部一律刪除。
另外,本書附上的插圖也為這本書大大加分。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起童年時期大受歡迎的青少年讀物《遜咖日記》。與《遜》相同,《一》採取日記的形式紀錄著生活中的大小事,畫面感十足的文字不但引起廣泛青少年讀者的共鳴,搞笑、吸睛的插圖更是小說的一大賣點,倘若少了這些生動的圖片,這本書可能就少了幾分樂趣,變得單調一些。
角色魔力|嘿,我好像認識你 / 妳很久了!為什麼這本小說如此令人信服?
《偷書賊》的作者馬格斯・諸薩克曾經說到,他自己就像《麥田捕手》裡的霍頓一樣,想打電話給書本的作者「聊天打屁」一番,對我來說,我則是想打給書中的祖靈隨便聊上兩句,因為書中的角色實在太真實、太有趣了,真實到我們好像已經認識這些角色很久了一樣。由於角色眾多,我只選出了五個令我印象深刻的角色深入說明,分別是阿諾・祖靈、P先生、羅傑與高地,以及喜愛印地安文化的富人。
阿諾・祖靈:在故事的開頭,祖靈形容自己看起來又呆又蠢,除了身材瘦弱、頭部腫大,小時候還有腦袋積水的問題,害得讀者以為祖靈天生智力不足,不擅於思考。然而,只要往下閱讀很快就會發現祖靈其實是個聰明、洞察力敏銳,甚至有些早慧的青年。在課堂表現中,祖靈曾經舉手發言反駁了老師的論點,展現了超乎同輩的智力水平;在生活中,祖靈體悟了保留區與白人區的文化差異與差距,他不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是願意放手一博,跳脫固有的環境積極進取;即便他看起來多麽的不在乎,我們最終仍會在字裡行間察覺:堅韌和勇敢的心,是祖靈最大的異稟。
P 先生:實際上,祖靈的人生擁有如此劇烈的轉變,P 先生扮演著決定性的作用。要不是 P 先生鼓勵祖靈追求不一樣的人生,他很可能會永遠待在原本的學校,永遠不會踏出自己的舒適圈。有意思的是,P 先生從來就不是什麼聖人,從他與祖靈的對話中我們可以得知 P 先生曾經是個歧視印地安人的老師,不但差別待遇,更是經常打罵印地安人。如今,他因意識到自己犯下了無法彌補的過錯,留下了愧疚的淚水,而對祖靈努力追求學業的懇求,不壞乎是一種贖罪的表現。
羅傑與高地:之所以把羅傑與高地放在一起,是因為他們都是祖靈最好的朋友,是觀察祖靈生活轉變的一組對照。羅傑和高地,同樣身為祖靈的好友,兩個人的性格和關注的事物卻天差地遠,羅傑在書中被描述成一個活潑、好動,易怒且經常動粗的大男孩,即便如此,他堅硬的外表底下有一顆溫暖的心,他不但會保護祖靈免於受他人的欺負,也是祖靈自小以來最要好的死黨。反之,高地是個冷靜聰明的孩子,他的學識淵博、談吐成熟,經常說出一些超齡的話語,是祖靈轉學後的最佳學習夥伴。從交友圈的轉變中,我們能看到祖靈在課餘時間從打鬧嬉戲轉為讀書學習,同儕的差異性對於祖靈的影響深遠。
喜愛印地安文化的富翁泰德:富翁這個角色很有趣,他只出現了幾頁的篇幅,但這個角色多少象徵著一點白人優越的意識形態。儘管泰德口口聲聲說自己愛印地安文化,還收藏了許多印地安文化的服飾、收藏品,但在外婆喪禮的那一天卻出了洋相,本來送來「歸還」的服飾根本不屬於斯波坎族,為服飾鑑定的人類學家顯然也不專業,馬上被「正港」的印地安人給戳破,簡直是一場笑話。必須強調的是,作者並沒有把泰德塑造成一個壞人或者自以為是的白人,而是客觀的陳述德自以為了解印地安文化的模樣。
探討議題| 青少年,我們也一起經歷過的認同危機:風趣底下的嚴肅議題
《一》的敘事和《麥田捕手》雷同,都以第一人稱說明青少年的心思與種種煩惱,表面乍看風趣,實則嚴肅且充滿憂傷。以下我列出了風趣故事背後,值得深入探討嚴肅議題:
第一,比起種族差異,青少年認同才是本書探討的重點:儘管祖靈意識到自己與白人學生有所不同,但他在雷爾登中學並沒有遭受嚴重的歧視,即便是一開始對他開種族玩笑的洛傑,最終也成為他中學裡不可或缺的好夥伴。雖然作者在書中給了不少「內紅外白」的描述,說明印地安人和美國白人間存在著一道看不見、摸不著的鴻溝,但這些種族間的差異真正強調的是祖靈對於自我認同的徘徊與掙扎:究竟該選擇自己的族人,放棄自己的人生;還是「背叛」自己的民族,追逐更好的未來?最好的例子,就是祖靈在參與籃球賽時內心對自我身份的反思——身為一名印地安人,祖靈卻「背棄了」自己的民族跑到白人學校,還成為印地安球隊的對手,為白人球隊爭光,那他到底是名印地安人、是白人,還是一名想成為白人的印地安人呢?有意思的是,這樣的煩惱並非種族差異,而是對關愛的渴求以及害怕被討厭的心理;對祖靈來說,他從來沒有為自己身為印地安人感到自卑,真正讓他煩惱的是如何兩邊討好,在博得白人認同之際,也讓族人理解他、繼續把他當作一家人?
第二,階級與貧富差距,也是本書探討的一大議題:除了青少年認同之外,貧富差距是造成印地安人與白人前景如此不同的關鍵。一個人的教育水平會改變一個人的終生,但是否能獲得優良的教育品質,取決於家境的富裕程度。祖靈轉學後深刻地感受到,白人同學的財力水平遠超以往的朋友圈,同儕們從穿著打扮到行為談吐都有明顯的落差,而這些落差往往與一個孩子的出生有關,是孩子無法作主的。舉例來說,祖靈的姊姊——瑪俐有寫作的天賦,可惜受困於家境,家庭無法支持她取得更高的學業成就,而缺乏自信心又限制了瑪俐對未來的想像與抱負,成為小說家的志向最終淪為遙不可及的夢想,英年早逝更是瑪俐畢生中最大的遺憾。然而,同樣身為學生,白人家庭由於財力資本雄厚,可以支持孩子勇於追夢、敢於冒險,因此受教水平往往更高、階級翻身的機會也更大。其實這些情節反映的都是美國社會的真實狀況,而不僅僅是虛構故事,2017年,一篇《國家雜誌》的文章顯示,在美國傑佛遜郡的 509J 學區(保留區),有超過三分之一的 6-12 歲印地安兒童至少會被學校停學一次,他們是被「拋棄」的孩子,與白人相比,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資源就有所落差(參考資料 1)。這些現象背後反映的都是教育不平等所帶來的貧富分化,並非印地安人比較笨、無法完成更高的學位,而是資源落差導致了種族間取得的成就有所差異;祖靈是幸運的少數,作者曾在訪談中表示自己其實就是祖靈,是第一個(也是當時的唯一一個)進入白人小學的印地安人,唯有透過接受更良好的教育,他才能順利進入好的高中、前往就讀華盛頓大學並實現今天的成就。
第三,酒精問題在保留區是個大問題,但白人文化也有其問題:祖靈直言不諱地指出,許多印地安人都死於酒精,包括他的親人奶奶,被酒駕撞死;姊姊,被酒精「燒死」;叔叔,因酒精爭執而死⋯⋯ 即便沒有死,也會受酒精所困擾,比如他的父親長年酗酒,在酒醉時會變得兇暴無比,這個現象並非作者所虛構,2018年,一份來自全國藥物使用與健康調查(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的結果顯示,美洲原住民酒精上癮的人口就佔了 7.1%,而每 6 名美國原住民青少年(12-17 歲)中就有 1 名未成年人飲酒,是所有種族群體中酒精使用率最高的(參考資料 2)。面對酒精問題,即使祖靈表現的一點也不哀傷,但從他的文字中卻感受得到滿滿的憤怒與憂愁,他認為酒精正是保留區墮落的罪魁禍首。不過,祖靈並沒有因此而悔恨印地安人或責怪族人的「墮落」,在小說後半部作者文風一轉,祖靈說到自己正因遊走於兩種文化之間,才明白了族人的好。他說,在雷中的白人父母「十分善於人間蒸發」,他們幾乎沒時間關心自己的兒女,從不來學校,不看球賽、音樂會、話劇或者任何表演,反觀自己的父母雖然染上酒癮、行為古怪,但他們總是愛護著自己,會與自己溝通,傾聽一切。因此,他在日記中如此寫道:「沒錯,印地安人把很多事情都搞砸了,但我們很親近。我們互相認識,大家彼此認識。」(p. 209)祖靈小小的年紀就意識到兩種文化的巨大差異,並能在了解其弊端後把注意力聚焦在兩種文化的優點,珍惜其中的美好,而非一昧地責怪生長環境、自暴自棄。這是我相當欣賞祖靈的其中一個原因。
後記|心得感想
讀《一》這本小說是非常過癮的,流暢的文筆讓讀者能在一小時內從小說第一頁豪不間斷地讀到最後一頁,彷彿在聽一首樂曲那樣自然。實際上,「音樂」確實在作者寫作時扮演著重要的元素,他曾在訪談中表示自己工作的時候都在聽音樂,甚至會「想像角色都可能在聽什麼?」(參考資料 3)或許,正因作者在研磨角色下了不少功伕,《一》的角色刻畫才會如此鮮明,閱讀起來也變得非常真實且順暢。
總結來說,《一》是一部閱讀起來非常輕鬆、有趣的小說,它的情節緊湊,充滿驚喜,但是祖靈幽默的口吻背後,卻蘊藏著許多令人痛心的社會現象,即印地安與白人文化的差異所帶來的偏見與仇恨,以及種族間貧富差距所導致的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儘管小說情節都十分老梗,都是美劇和美國校園電影經常出現的情節,《一》的娛樂性和可看性仍然非常高;作者以活潑的文風,巧妙地讓讀者一邊開懷大笑、一邊痛心含淚的思索著平時鮮少觸及的嚴肅議題,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最大魔力吧!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How America Is Failing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