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0px-KJ_poster_web
《音樂人生》海報

圖片來源: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a/ae/KJ_poster_web.jpg/220px-KJ_poster_web.jpg 

《音樂人生》(KJ: Music and Life)於2009年在香港上映,紀錄音樂天才黃家正的成長歷程,由張經緯執導。紀錄片《音樂人生》獲得諸多獎項,包括第16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電影獎、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提名最佳電影、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及新晉導演並奪得新晉導演。(維基百科)


觀後心得

黃家正的天賦異稟不禁讓我想起福爾摩斯(尤其拉著提琴的身影),因高處不勝寒而渾身散發著一股孤傲的氣息,比如比賽即將開始卻不願加入祈禱的行列, 「我像是要要祈禱的人嗎?我需要嗎?相信自己就好了。」又比如快要巡迴演奏了,他卻說鋼琴不用練太久,「用腦想想怎麼彈就行了。」這種自信的言論乍看驕傲自負,實則早已經領略我們無法觸及的境地,故以凡人的思路來理解他們是不妥當的。

黃從小就展現了驚人的音樂天賦,且年僅十一歲就語出驚人:「完美是撥弦在同一秒,音準在同一點」,又或者父親問到你的人生不就是音樂嗎?而他答:「一半,」「另一半拿來做人。」不僅如此,他還經常思考連大人都未想過的哲學問題:「為何手指會彈琴?為何我會說話?為何我會思想?」「人為何存在?」難以想像這些話出自十一歲男童之口。

黃從不加入比賽前的祈禱與精神喊話,甚至有點鄙視。他認為演奏是為了音樂,而不是為了贏得比賽,金錢、成就確實是生活也是享受,但音樂才是生命,音樂就是人生主體。黃對音樂極具洞見,但也正因聰明過人,他的自信與狂妄有時候教人抓狂,紀錄片中就節錄了不少親人好友的訪談,透露了他們對黃自傲性格的厭惡。

然而,這部紀錄片的出色之處就在於呈現了黃性格的多種切面,除了自信桀驁,黃在導師羅乃新面前展現了無窮的尊敬與謙卑;在疲憊之餘流露出軟弱和孤獨的一面;它的眼神也在訪談之際湛著一絲絲的憂傷,他對音樂的理解是超齡且寂寞的;這些切面都是在神童光環褪去後才看得見的黃家正,也是一個更加「人性」的黃家正。在兒時錄像、成人訪談與演奏片段的剪輯交錯之下,我們能清晰地看見黃從神童一直到長大成人的轉變,他的思想更成熟了,也開始更關注他人的感受,但好奇、孤傲、早熟依舊是他的本質,而對音樂的思索仍馬不停蹄地奔騰著——「音樂是否能用科學解釋?」「為何當我凝神屏息,聲音就不同?彈琴不就是在搥打琴弦嗎?」

我認為片名《音樂人生》取得很好,比起用神童、天才等字眼來概括黃這個人,追尋人生的意義更能契合黃終其一生都在尋解的課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黃在片尾說到「鋼琴演奏家一詞太籠統,頻繁出國演出又意義何在?」他認為為巡迴四處奔波不是為音樂而演奏,而是為演奏而演奏。因此,他的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人」,不但要有良知,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擁有「人性」的人。
這是一部好看的紀錄片,而剪輯尤其出色,將小時候的錄像和長大後的訪談來回交錯,不實穿插與家人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以及諸多演奏片段,讓我們在自負狂妄的表象之下看見黃家正脆弱、堅強且人性的一面。

 

arrow
arrow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