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你的大學快樂嗎?何謂大學生活的理想面貌?

我的大學生活是否快樂?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說上大學的意義為何。教育博士吳軍曾說到,上大學的意義在於學會未來生活中所需要用到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必須強調的是,要為「生活」而學,而非為「工作」而學,工作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這裡所說的生活泛指一個人在一生中所有的日常行為,包括工作、學習、休閒、社交和娛樂等。因此,在大學裡不但要學習知識,也應當讓自己培養一個更健全的人格,學習如何愛人與被愛。

那麽,為「工作」而學和為「生活」而學的人有什麼區別呢?

一個只為工作而學習的人,很可能會被知識的「實用性」而蒙蔽了眼界,他們只願意學習那些能兌換成金錢的知識與技能,認為與之無關的知識都沒必要了解。然而,這樣的人或許能在專業領域上得心應手,但封閉的心態卻阻斷了一切探索自我潛能的機會,由於對專業以外的事物不以為意,他可能對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一竅不通,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更無法獲得幸福。最可惜的是,世上除了金錢之外,還有許多豐富、精彩的事情等著我們去發掘和體驗。賺錢本是過上更好生活的一種手段,可是當這種手段變成人生的終極目標時,那生命中本該追求的意義似乎就有些本末倒至了。

而一個為生活而學習的人會認清,活著的意義在於體驗生命,金錢只是豐富生命的方法之一;知識並非賺錢的手段,而是一種充實自己、讓一個人的人格和靈魂獲得昇華的最佳途徑。一個為生活而學的人往往對知識懷有敬畏之心而努力學習,謙遜的特質使他願意敞開心胸接納不同領域的知識,而多元的思維模型和開放的心態,將為他開闢人生中更多的發展道路,他的生活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這樣的人總是樂於追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會透過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化來獲得成就,同時將其碩果回饋於社會。因此,大學生活的首要條件就是為生活而學。其實,這個觀點和老師講義中的觀念有些契合之處,老師曾寫道:人性並非只是追求財富與利益,每個人的人性中其實已經包含最高貴的價值,只不過這種價值需要透過思考與努力實踐才能獲得。對此我相當認同,追求財富與利益是人的天性,但人的天賦與價值也是與生俱來的,所以發掘這些天賦、實踐自己的價值便是人一輩子的課題。

說完了大學的意義,那我理想中的大學生活是什麼樣子呢?我認為有四件事情是我在大學需要做到的,分別是熱愛學業、耕耘興趣、精進表達,以及取得成就。

首先是熱愛學業。除了保持成績優異,我認為對學業的積極態度也至關重要。一個成績優異的人可以在短暫的時間內走得快,但一個學習態度好、熱愛學業的人可以走得更遠,若兩者兼具,就是學習的最佳狀態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包括用心聽講、尊重課堂(不翹課、不遲到)、勇於提問以及溫故知新,這些都是扎實學習知識的不二法門。考試成績是衡量學習成效的一種方式,但它並不全面,在大學四年都取得優異成績當然值得讚賞,但把大學四年放在人生的尺度中又變得極其短暫了。因此,大學的「成績」反映的是一個人在四年內的學習成效,但學習的「態度」卻會影響終生;比起成績優異,一名終生學習者在畢業後仍能不停滯的保持學習,可能才是笑到最後的人,而終生學習者往往是學習態度良好、熱愛學業的一群人。

再來是耕耘興趣。對我來說,興趣絕對是豐富生活的必然要素,而大學中最能培養興趣的管道非社團活動莫屬了。電影是我的興趣所在,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和社團的朋友們在社課之餘,也經常一塊相約到電影院欣賞電影、參與影展、積極報名各種映後座談會,並在活動結束後花上一、兩個鐘頭暢談電影;我們會關注世界各地大導演、演員的最新動態,會心甘情願地自掏腰包到影院,觀賞那些已經看過數十遍的電影而再次地感動落淚。有一次,我們甚至與中正大學電影社的同好們在一場電影活動中結緣,成為日後交流電影藝術不可缺席的好夥伴。有時候,我們會幼稚地自覺因鑽研藝術而高人一等,也會因為偶爾幾次說出了如同資深影評人一般的見解而洋洋得意,回想起來,如此舉動是多麽地天真虛榮啊!但也正是這種強烈的興致與不願服輸的心態,使得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相互攀比之中,累積了更多的鑑別實力,在時間的累積之下,也終將意識到這種心態毫無意義,甚至對品味藝術是有害的。興趣不但是生活的胭脂,更是驅使人們強烈好奇心去努力鑽研、去了解這個世界的一個切口;倘若我的大學少了社團生活,肯定會變黯然失色許多,學習的動力也會因而減半吧!

接著是精進表達,我把表達分成了兩大類,分別是思想的表達以及情感的表達。思想的表達,就是能向他人清楚傳遞自己的思想與感受的能力,其中,具備邏輯至關重要。在生活中,人類花了大部分時間在接收訊息以及表達思想之上,比如閱讀文字、收聽音訊,觀賞影視、聊天、討論作業、工作會議、書寫信件等,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一個善於表達思想的人由於言論兼顧邏輯與情感、說服力極強,這個人的想法和意見自然會被優先採納,容易取得事業上的成就,也更容易在社會中發揮影響力。而情感的表達,即為表達愛與善意的能力。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我們每天都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他們可能是親人、戀人、友人、同事、上司或者是陌生人;一個會表達情感的人,人際關係基本不會太差,也更容易獲得幸福,因為人們都樂意與善於溝通的人交流,與積極傾聽的人合作。因此,不論是表達愛情、表達欣賞還是表達友善,它們都是建立良好人際交往的必備能力。

最後一件必須在大學做到的事情,就是取得成就。一個能力再好的人卻沒有取得任何成就,那所有的能力和本領都會變成虛無飄渺的,一個人累積了實力並且發揮其價值,這些累積與努力才會有意義。老師還曾經在課堂中說到:「成功者不一定有成就,而有成就者不一定成功。」沒錯,成功與成就是不一樣的。我之所以選擇了取得「成就」而非「成功」,是因為成功多半是他人對自身狀態的評價與判斷,它經常與排名和名譽所掛鉤,是許多人心目中嚮往和憧憬的狀態;而成就則像是達成了一種別人做不到的「使命」,它具有時間的延展性,需要大量的時間與耕耘累積而成,而這件事情往往也會對他人造成正面、積極的影響。當然,如果可以既成功又有成就最好,如同老師所說:「成功又有成就者,乃勝者也」,可難度自然也會隨之攀升。

總結來說,我對理想的大學生活可以總結成四點:第一,熱愛學業、扎實學習,成為一名終生學習者;第二,耕耘興趣、用心鑽研,讓生活變得多彩且充滿意義;第三,精進表達思想和表達情感的能力,讓自己在事業和人際關係上更順利;第四,取得成就、實踐價值,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取得實質上的成績,發揮自己最大的天賦與價值;而這四點還可以再總結成一點,那就是要為生活而學,而不是為工作而學,生活是生命的主體,所有學習的目的應當圍繞著「生活」兩個字,生命才會不荒廢而變得快樂、變得精彩。

 

 

 

 

 

 

 

 

arrow
arrow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