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準備一場關於「特殊選才」的升學演講,重新拜讀了杜威的《民主與教育》,仍深受啟發。 

杜威在書中的思考並非諸多獨立的知識點,而是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其中,他強調了「智能自由」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杜威認為,一個人外表看似專注、聽話溫順並且對於課業滾瓜爛熟,若不能真正發自內心地對世界感到好奇、不能提出自己看待課題的獨特視角,那這種「優秀」和乖巧也只是一種「智能奴性」。

反觀台灣的教育,我們經常要求學生熟背大人設計的指定教材,卻不曾鼓勵學生思考其意,也不曾引導學生多多提問,更何況教會學生質疑教材內容本身是否就存在著立場與偏見,這種教育豈不是在助長學生的智能奴性?在杜威看來,這種「別人給什麼,我們就學什麼」的狀態不但對學生有害,也會扼殺教育裡最有價值的部分——觀點碰撞帶來的新思想,以及師生在教學中的相長。儘管教育經常是學習別人已經知道的知識,但在這過程中,連最年幼的孩子也會有出人意料的反應,就算是經驗豐富的老師,也不會料想到一個孩子會以什麼視角看待課題,更不會預料這些課題帶給他/她什麼樣的感想。

至於怎麼樣才能實現杜威所說的「智能自由」呢?首先,自由永遠是建立在心智上的,只是在達到這個境界之前,我們得先依靠足夠的探索、實驗以及行動的餘地,自由才能真正被實現。換句話說,我們的教育必須給予學生大量探索興趣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認識自己、熱愛學業,如此一來,每個人才能將自己的與生俱來的天賦獲得充分的展現;唯有照顧到個人的智能自由,給予學生多樣才能的發揮空間,才能真正符合民主教育的宗旨。

 

 

 

 

arrow
arrow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