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我們適應了用訊息與人交流,我們的聊天習慣和交友模式也漸漸地被改變⋯⋯

2022 / 6 / 9 專題報導|文 / 李薇 圖/Unsplash

rendy-novantino-05YeXHysJj8-unsplash

自3C產品的普及,社群媒體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為的是促進人類更密切的交流。然而,社群媒體的存在早已超越了它最初對我們的意義 ——一個分享的工具。如今,社群媒體不僅佔據了大部分人們的專注力,還形塑了人們彼此交流的方式。本篇訪談將分成上、下兩部,分別說明社群媒體如何影響年輕世代的餐桌禮儀,以及傳訊息又存在哪些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上半部:餐桌禮儀 2.0

每個人都體驗過餐桌上話題變得無聊、嚴肅或者尷尬的片刻,為了迴避這些片刻,你可以選擇沈默、默默忍受或者離開現場。但是在這個「一人一機」的世代,手機裡的社群媒體不僅佔據了年輕人在餐桌上大部分的注意力,它還成為了聚餐時逃避對話的終極武器⋯⋯

「當我發現餐桌上的話題有點尷尬的時候,我就會開始滑手機。」——剛滿 19 歲的 Wendy(化名)說道。

和其他年輕人一樣,查看手機已經成為 Wendy 在餐桌上談話避免尷尬的完美藉口。然而,不只是話題變尷尬的時候她會拿出手機,當飯局裡進入沈默或者氣氛變僵的時候,Wendy 都會打開社群媒體來迴避這些處境:「我會滑 IG、FB 或是 Line 看有沒有新的訊息要回,然後其他人也會這麼做。」

對於這種現象,18 歲的 Abby(化名)也發表了相同的看法。她指出,當人們察覺自顧自的滑手機有失禮貌,大家通常會有兩種做法:第一,要求所有人把手機收起來;第二,邀請朋友一起「參與」社群媒體。Abby 表示,如果她和用餐對象非常熟識,她會盡量避免使用手機,專注於交談,但是如果她與用餐對象處於一種「不陌生,但也沒有很熟」的狀態,她便會邀請用餐對象一起使用社群媒體:「我會跟對方一起自拍,或者和他 / 她一起錄限動。」

當對談進入「僵局」,滑社群媒體變成年輕世代迴避對話的方式

對於生在網絡世代的年輕人而言,用手機來迴避對話是一個常見的現象。而在手機裡的諸多功能中,社群媒體是最佳首選,因為我們似乎合理的相信——回訊息和定期檢查郵件是履行義務的一種表現。因此,當面對面交談感到尷尬時,人人都能以義務之名查看手機,避免餐桌上「無話可說」的尷尬片刻;而這種互動模式已經深深嵌入年輕世代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影響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

「跟其他人聚餐的時候對方蠻常在滑手機的,像是回訊息、發限動,或滑 IG 動態⋯⋯ 」22 歲的蔡少涵表示,自己算是少數對談中不滑手機的類型。當她被問起,在什麼情況下對方會開始滑手機,她回答:「氣氛有點尷尬、沈重,或者話題告一段落的時候。」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其他人身上——陳鈺芳今年 19 歲,她分享與自己不熟的朋友和親人聚餐時,她就會依賴手機來逃避對話:「感覺這樣就可以把尷尬的情況給隔絕掉。」陳鈺芳補充,對於生在網路世代的人而言不滑手機是不可能的事,在她過去的經驗中,跟不熟的人吃飯經常是邊吃邊滑,吃完就結帳道別。至於大家都拿手機來做些什麼?陳鈺芳回答:「社群媒體,通常都是回訊息、傳訊息之類的。」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明明用餐對象就在眼前,可是人們卻選擇忽略對面的人,轉而使用社群媒體跟不在場的人聊天。

雪莉・特克(Sherry Turkle)是美國知名的科技社會學研究者,她曾針對手機對人們的影響展開一系列的研究,說明手機和社群媒體如何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交談?在研究中,特克精闢地指出:重點不在於手機本身,而是它的存在會干擾對話的流暢度與品質——包括靜音的手機也不例外。當你和朋友相聚,對方拿出手機,就好像自己被迫按下了「暫停鍵」,因為朋友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向手機群裡的朋友,彷彿在告訴我們:你的事情沒那麼重要。由於對談隨時都可能被打斷,人們的交談變得難以深入,而正是手機這種「打斷」的特質,成為了年輕世代逃避對話的完美藉口。

陳鈺芳感慨,「我覺得在科技冷漠的時代,很少人願意開口打破沉默,讓交談繼續。」她認為,現在的人比較不擅長面對面的交談,「因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了。」Wendy 說,「只要話題開始有點尷尬,我就會說你們先聊,我回個訊息。」

不只尷尬或無聊,對談中拿出手機也是一種「我不想鳥你」的表現

priscilla-du-preez-BjhUu6BpUZA-unsplash

「如果我不想鳥對方,或對方講的話讓我很傻眼,我會直接拿出手機打字,然後故意把鍵盤的聲音開到最大。」王嘉田現在 21 歲,他說如果自己在對談中感到不適,他會在聊天對象的面前打開手機回訊息或檢查郵件,傳達「我不贊同你」的訊號來表示抗議。

李寬與王嘉田同齡,對於餐桌手機禮儀看法相似:「我對話題不感興趣就會用手機,因為別人看到你在忙就不會打擾你。」李寬表示,那些令他不自在、沒有共鳴的聚餐場合,「手機就是注意力的轉移、暫時逃離現場的好方法。」

「我跟喜歡的人見面我就不會滑,像是很久沒見的高中朋友,我會想聽聽她的近況。」18 歲的陳培恩表示,平時她會克制自己不使用手機,不過如果聚餐對象是家人,情況截然相反:「因為我跟家人沒話聊。尤其是我妹,就算大家一起吃飯她也會一直看 IG 或 FB。」陳培恩說,由於妹妹還在叛逆期,家人聚餐的時候總要三催四請,而妹妹在餐桌上滑手機的行為無疑是一種拒絕對談的表現:「如果我爸媽問她事情,她會邊看訊息,然後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有點類似『我不想理你』的概念。」

什麼時候可以滑手機、什麼時候不行?取決於對談人數和對象

大部分的人都認同滑社群是逃避對話的有效策略,然而這個策略並非每次都奏效,因為對談中的「人數」和「對象」會影響他們使用手機的頻率與意願。

「只有兩個人我不會滑手機,不過三個人以上就可以。」在王嘉田看來,由於「群聊」很容易「開小窗」,你不可能全部參與,所以滑手機天經地義。但在兩人的對談中拿出手機會打斷對話,是不太禮貌的行為,他會盡量避免。李寬也提及了聊天人數的重要性:「在人多的場合都是兩三人成對聊天,不太可能一個人講話所有人都在聽,所以這時候回個訊息是正常的。」

實際上,雪莉・特克曾在《重新與人對話:迎接數位時代的人際考驗,修補親密關係的對話療法》一書中提及了這種「兩人不行,三人以上可以」的現象,並將它稱之為餐桌禮儀的「三人法則」(The Rule of Three),意旨大家聚餐時,在你低頭滑手機之前,你必須確保至少有三個人沒在滑手機交談才會繼續下去,而每個人抬頭的時間都會錯開。

對此,Wendy 十分有共鳴:「我跟一群朋友吃飯都是這樣,不能所有人都在滑手機,一定要有幾個還在聊天你才可以滑。」她分享,即便聚餐陷入沈默,所有人開始滑社群,很快的就會有兩個人先放下手機避免對話完全中斷,她說:「大家好像都會有意識的避免這件事,知道吃飯一直滑不太好。」

除了用餐人數,蔡少涵和陳鈺芳還提供了另一個觀點:她們認為對談中的「對象」也會影響滑手機的意願。「我覺得要看場合,像是導聚(導師聚會)或跟不熟的學長姐一起吃飯,拿手機感覺不太禮貌。」「比較正式的場合,像是工作上的討論大家也比較不會拿手機。」

 

下半部:傳訊息的潛規則,怎麼傳才夠「得體」?

對於年輕世代而言,「傳訊息」就和呼吸一樣自然,不僅是每天的例行公事,也是與他人交流的重要管道。然而,傳訊息雖然方便,面對面對談所帶來的好處卻是傳訊息無法取代的。在接下來的訪談中,受訪者將分享自己的經驗,說明傳送訊息和實體對談究竟有哪些區別?

訊息告白 vs 實體告白:都是表白,差別到底在哪裡?

alvin-mahmudov-lZ45T4-9WQk-unsplash

自從通訊軟體的普及,告白多了一種嶄新的形式——訊息告白。比起實體告白,訊息告白要處理的不確定性似乎少了許多,你不需要面對被當面拒絕的尷尬、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不受控,只要按下「傳送」鍵等待回覆即可。正因如此,幾乎所有受訪者都認為:實體告白比訊息告白還要來得有誠意。

李寬表示,文字雖然可以表達情感,但是在親密關係中臉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也至關重要,若只用訊息表白就會屏蔽掉其他兩種展現愛的方式:「這就像把動作片的畫面跟音效拿掉,只剩字幕的感覺。」

陳培恩認為實體告白有助於她認識告白者,而告白者的告白方式也會影響自己對對方的觀感:「實體我可以從表情看出他可能是怎樣的人,但網路不行。用訊息告白很廉價,我會不知道對方是認真的,還是只是把我當作一個告白對象的備胎?」陳鈺芳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訊息告白手指一按好,但你不知道他到底跟多少人告白?」告白的儀式感非常重要,陳鈺芳認為訊息告白的門檻較低,是一種「有點隨便、不那麼正式的做法。」

並非所有人都贊同訊息告白比較輕鬆。Abby表示,比起實體告白,用訊息告白更需要勇氣:「實體告白你當下就可以從對方的回應知道結果,但訊息的話你可能隔了好幾天,或者一個禮拜對方都不讀不回。」Abby 說,自己寧可痛快一點,也不願接受來自等待訊息的煎熬。

然而,蔡少涵和陳鈺芳認為告白者多少還是會影響自己偏好收到的告白方式:「如果是對方單戀,我會偏好訊息,這樣我就可以多花時間想要怎麼拒絕,我怕現場的表情我會藏不住。」「如果對對方沒興趣就不會想要見面,而且實體拒絕太尷尬了!還是傳訊息就好。」

想讓訊息看起來更親近?注意文字篇幅,並善用 Emoji 和標點符號

domingo-alvarez-e-Cs3y8Mn6-Gk-unsplash

「我蠻不喜歡收到『恩恩』、『喔喔』之類的訊息,那會讓我莫名的火大。」Wendy 表示,每次自己和男朋友吵架,男朋友都會用「恩」或「喔」敷衍了事,她認為這些訊息背後傳遞的是一種「我不在乎」的訊息。陳鈺芳說,由於這些詞彙看起來過於馬虎,自己在傳訊息時都會避免使用:「現在有人會用『好喔』來取代『恩』跟『喔』,但『好喔』用久了感覺也蠻敷衍的。」王嘉田則表示上述回覆他勉強能接受,但使用頻率過於頻繁也會令他感到煩躁,而當他收到「呃」的回覆,便會感到無比的不耐煩:「回『呃』到底是怎樣?感覺很不屑才會這樣回。」

有趣的是,當受訪者被追問什麼是真正引起他們煩躁的原因,他們一致回答:其實不是「選字」的問題,而是訊息的「篇幅」問題。Wendy 說,雖然「恩」和「喔」看起來很討人厭,但字數卻存在著神奇的法則:「如果你把『喔』變成『喔喔喔喔』,感覺就會親切很多,」「只回『笑死』很討人厭,但『哈哈哈哈哈』就會覺得是真的在笑。」

王嘉田補充,「其實差別好像在我傳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如果我傳的內容很長很認真,然後對方還很敷衍的回我『恩』或『呃』,我就會很傻眼。」而李寬則提出了另一個觀察:內容正經的訊息通常會整個段落打完再送出,而與好友聊天則會分段回覆:「跟朋友打屁,有時候會一次只傳一個字。」

另一種讓人感到困惑和慌張的回覆,就是訊息中完全不使用 Emoji,或是可以表達激動情緒的標點符號。蔡少涵分享,自己在傳訊息時會使用很多表符、波浪號或驚嘆號,避免讓人感覺敷衍,「不過別人的話,我會試著去理解他們是照自己習慣來回訊息的。這樣想也會讓我自己好受點。」

「聊天的時候不加任何 Emoji 我會有點慌,」陳鈺芳認為,現在的人太依賴使用 Emoji,因為它可以彌補訊息無法傳遞肢體訊號的缺點,而當人們不使用 Emoji,我們便會失去對對方情緒的判斷力,正如英國語言學家維維安・埃文斯(Vyvyan Evans)所說:表情符號是數千年來語言演變和變化的一部分,「它就像肢體語言和聲調一樣,可以提供類似於面對面談話所產生的意義。」

已讀不回 vs 不讀不回:哪一個更令人難受?

在現實中的對談,很少人會聊天聊到一半掉頭離開或跑去做其他事情,因為這是不禮貌、不尊重談話對象的一種表現,但在訊息聊天中,沒有答覆的交談卻非常普遍。

李寬表示,「我覺得社群媒體有比較多更多空間可以敷衍。面對面講話你不想聽,還要花時間聽他講完,用『是喔』、『這樣啊』隨便矇混過去;但社群可以發貼圖一笑置之,甚至不讀不回。」

Wendy說,比起真實的對談,交友軟體可以很容易就能結束一段關係,「就算你突然消失,別人也不能拿你怎麼樣。」 至於她是否喜歡這種交友方式?Wendy 認為有好有壞,在交友軟體聊天的好處是你有隨時退出的權利,但壞處也顯而易見:「大家會用已讀或不讀來表示,誰更不在乎誰?」

「我寧願你已讀,讓我知道你看到訊息了,也不要一直塑膠。」塑膠是年輕世代的常用詞彙,意指在訊息中不讀不回的行為。對 Abby 來說,有時候傳訊息給朋友並不期待對方回覆,而是單純的分享消息,但對方一直未讀令她感到興致缺缺,像熱臉貼冷屁股。李寬也表示,若自己為傳送重要訊息,對方卻遲遲不讀會令他十分懊惱:「後來我學會了一件事——重要的事情就直接打電話。」

Wendy 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她認為拿捏好已讀和不讀的「節奏」,可以達成欲情故縱的效果:「你要一開始熱情然後中途離開,讓對方感覺你難以預測,製造一種神秘感。」而另一種做法就是一邊秒讀對方,又一邊拖上一會兒才回覆,給對方一種「隨時可能有新訊息」的期待。事實上,Wendy 的觀察並非無理,心理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之為獎賞不確定性(reward uncertainty),這種不確定性會提升獎賞的吸引力,也就是說,適度的在訊息中忽冷忽熱,會提升聊天對象對你的興趣。

王嘉田分享道,訊息的好處是可以把想說的話一股腦兒地傳出去,隨時抽離現場,「不用浪費時間婉轉表達,也不用面對受傷的表情,直接關閉聊天室就好。」但是,當這種情況發生在自己的心儀對象,事情就沒那麼樂觀了:「那種等待感覺真叫人抓狂,但說真的,是你喜歡的人你也沒轍。」

訊息讓我們隨時「相連」卻避而「相見」

robin-worrall-FPt10LXK0cg-unsplash

王嘉田說,自己在社群媒體上比較俏皮,再回覆限動時也會講比較多幹話,「但在實體聊天上,我如果對這件事沒太大興趣,我是不會開話題的。」他補充道,跟男性好友聊天時自己會使用比較「撩」的語氣,但在實體的對談中,這些聊天習慣都不會出現。 

陳培恩也表示,有時候訊息聊天比真實對談看起來更輕鬆活潑,因為訊息可以傳送表符或者「搞梗」,這些東西在網路上才看得懂,「但實體見面你不可能『傳送』這些梗跟表符,我會不知道對方是在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基於這些因素,與不熟的人對談,她更傾向用訊息聊天來活絡氣氛。

「學生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交友了,他們相識卻不相熟。」特克在書中引述紐約某中學教務長的感嘆話語,指出由於手機和社群媒體的出現,青少年乍看隨時在交流,但交流的深度卻不斷變淺。Abby 對此亦有同感,「我其實蠻懷念沒有手機的時光,雖然有時候會無聊,但大家至少會專心聽你講話。」她說,自己上課的時候也會忍不住查看臉書和 IG,直到有一次把手機忘在家裡,她突然發現「沒有手機干擾的課堂有多美好,那一刻我才發現老師講的東西其實很有趣。」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看起來能言善道、幽默風趣,而訊息和社群媒體似乎能營造這種完美的「錯覺」,我們不但能「編輯」對話,還能用表符來潤飾文字讓我們看起來既放鬆又迷人;當你遇見不擅長的話題,還可以隨時離線假裝「沒看到」或「去忙了」,來迴避任何令你不知所措的對談。

有人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現代幾乎所有的人際關係都建立在線上與線下互動的結合,而訊息和社群媒體帶給人們的便利性和好處又遠遠大於它的弊端。然而,使用手機和社群媒體並非問題的來源,而是當科技成為親密關係的阻礙時,我們就得重新正視真實互動所帶給人們的好處。正如特克在《重新與人對話》所說: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科技對我們珍愛的東西可能造成什麼妨礙,以及我們該如何採取行動來改變科技融入生活的方式。對話是促進親密、合群、交流的途徑,而重啟對話,是喚醒人類最根本價值的第一步。

arrow
arrow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