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成大特殊選才

大家好,我是李薇。今天我的演講主題是:沒比賽經驗,我如何透過「特殊選才」申請上成大不分系?在接下來的演講,我想告訴大家:學習是為「生活」而學,而非為「工作」而學;教授想知道的不是你 如何讀大學,而是你如何 藉由讀大學 完成人生中更宏遠的目標。

聽到這你可能好奇:所以你是誰,有什麼資格來演講?好吧,我承認比起其他兩位講者我實在沒甚麼名氣,也很少在社群媒體上出現,所以我決定來自我介紹一下:從國中到高中我都待在實驗教育,中途還自學了一年(人生中最快樂的一年),這段經歷對我影響巨大,不只奠定了我的人生志向,也深深改變了我對教育的看法。由於我一直待在實驗教育和自學圈,所以周遭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幾乎都是以特選為升學管道,可以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浸潤在可怕的特選軍備競賽中,自然也就看過、聽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備審資料和面試經驗,包括上榜的、備選的、或落榜的⋯⋯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特選沒有上榜的「法則」,但我覺得他們是有「通則」的,因此,今天演講的目標就是把這些通則分別分享給大家。

在分享開始之前,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為生活而學」?我想分享吳軍在著作《大學之路》和〈在大學學什麼?〉裡面提到的內容,對我當時升學非常有啟發。

首先,在大學學什麼?是科系教什麼就學什麼嗎?這種想法沒有錯,但這是被動的學習。現在要講的是:你身為特選生,你應該如何主動學習。吳軍認為,學習是為了生活而不是工作,在大學裡不只要學你所處科系的專業知識,更要學的未來「生活中」所需要的常識、知識、技能和方法。要強調的是,這裏使用的是「生活」而不是「工作」二字。工作很重要,但它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你是否能和別人順利合作?你能不能跟別人進行有效率的溝通?你如何在大學畢業後保持學習,成為終生學習者?這些都是在科系裡面學不到的技能和常識。

你可能會想,為「工作」而學也沒錯啊,大學才四年,每個人時間有限,專注在學業有什麼不對?我認為吳軍在文中給出了很棒的比喻:他經常問自己的學生如果突然獲得一億,你會怎樣過生活?很多人回答:想架 / 娶俊男美女,開 BMW,出門坐頭等艙,住五星級酒店,吃遍全世界的米其林餐廳⋯⋯ 這樣的生活是有點膚淺,但是也沒有不對。那問題出在哪呢?問題就在於:即使有一億,你未必能夠娶到俊男美女,因為對方不一定喜歡你。BMW 的車或許買得起,但想要把車開好也需要學習。至於米其林餐廳,很多餐廳除非你提前三個月預訂,否則不是你想吃就有,而你是否有本事提前兩天就能訂到位子,這又得看你的人脈或談判能力了。當然,最好是別人花錢請你吃,可別人憑什麼請你吃呢?即便你今天很幸運,真的有人願意請你吃大餐,你是否又能體驗其中的文化呢?你可以真正的品味食物嗎,還是純粹是在咀嚼和攝取熱量?

說了那麼多,其實吳軍想表達的就只有一件事:即使你獲得一億現金,想過上一個好的生活仍然需要依靠各種知識和技能。書中還舉例了那些大多數中樂透的人都在幾年過後恢復了貧窮的狀態,這就是因為缺乏生活中的基本技能和常識,比如理財和規劃的能力。

有人可能會追問:這些事情不能畢業以後再學嗎?當然可以,不過可以的話最好在大學就學,有兩點原因:第一,18-22歲是學習的黃金時段,記憶力和理解能力好、可塑造性強;第二,大學生的時間相對彈性,一個人出社會後就很難靈活調整自己的行程了。我還想補充第三點:就是台灣大學的教育非常便宜。畢業後如果想再學語言課程、報名工作坊、聽專業講座或者欣賞表演,經常是幾千、幾萬塊跑不掉,尤其是上補習班。但在大學裡,這些資源幾乎是免費的,你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學習一個技能、用趨近於零的費用體驗豐富的生活;我認為成大在這方面做得蠻好的,通識中心和講座資源很豐富,也很密集地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如果在大學使用這些資源、不學這些技能實在是太可惜了。明確了什麼叫為生活而學以後,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一部分:

申請特殊選才,你必須回答的三個問題。

如果你可以完整的回答接下來的三個問題,那表示你對申請特殊選才已經有很深刻的認知了。

第一個問題:我適合特殊選才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為什麼會出現「特殊選才」?其實特殊選才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為學校意識到:有些學生明明很有資質,但現行招生管道(學測)難以鑒別他們的真實力,為了保障這些人的入學權利,學校就陸續開出「特殊選才」的名額,鼓勵大家用多元的管道升學。也就是說,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擅長考試,但是你有一些特殊經歷和特殊成就,特殊選才就是一個很好的入學管道。反觀,如果你平時很會讀書、成績名列前茅,那申請特選的必要性不大,沒有必要為了申請特選辛苦折騰一番;畢竟特選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至於怎麼樣才叫「有實力」呢?在這裏我整理出 111~112 簡章裡最常見的關鍵字(截圖),包括:具特殊經歷 / 特殊才能 / 優異潛能 / 具不同教育背景 / 具強烈學習熱忱 / 逆境向上⋯⋯等。看到這你就會發現:其實沒有比賽證書同樣可以申請特殊選才,具「優異潛能」和「對學習的高度熱忱」也是選才的考量因素之一,這是很多人的誤解,我身邊大概有五、六個沒比賽證書照樣上榜。當然,有一種情況就是你的系所已經白紙黑字的指出:有比賽獎項才符合報名資格,否則一律否決;這就取決於系所要求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讀大學?

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因為他背後意味著你對大學教育以及志願校的理解是否足夠透徹,如果不先思考,你在寫備審跟面試的時候會很痛苦。 對我來說,我之所以覺得讀大學很重要,不只因為大學提供專業知識的課程,更因為大學可以拓寬你所能觸及的資源,還提供了與同儕摩擦火花的學習環境 。這裡所說的:拓寬你所能觸及的資源包括:師資、學術、硬體設備;而提供同儕摩擦火花的學習環境就包括:與同學的良性競爭、結交摯友的機會、還有拓展自己的人脈。舉我的例子而言,如果我已經瞭解大學對自己的意義,我的讀書計畫就不會一昧的強調成大不分系的專題有多好棒棒,而是說明成大的環境為何是我嚮往的?成大的資源為什麼對我有益?還有我將來會如何使用成大和不分系的資源,來協助我完成自己的目標 / 專題?所以,比起稱讚學校的優點,不如多多解釋為什麼這些優點對自己有益。

再分享一個很有趣的案例:S 是我一名非常優秀的朋友,他在國中時意識到現行的教育體制不適合自己開始自學。後來他擔任了很多專案經理、主持了許多大型專案並累積了非常多優秀的工作經驗,特選簡直就是勝券在握;然而,在交大和成大的榜單出來的時候卻不見他的「蹤跡」。為什麼?原因很有趣:因為他已經太優秀了,他在大學能學的東西非常有限。教授當時的疑問就是:既然你已經有特殊專長了,幹嘛不直接去找這個領域的工作?如果你那麼優秀,為何最後選我們這所大學,而不是其他所?顯然,這些問題 S 並沒有在備審資料中解答。後來,S 恍然大悟地跟我說到自己沒申請上合情合理,因為他打從心底就不是真的想讀交大或成大,他純粹是想要體驗宿舍生活所以才投特選的,而教授早就看出了這一點(是不是覺得很欠打)。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一件事:深度思考大學對自己的意義,以及為何選定志願校至關重要。如果你可以非常條理的解釋這些問題,那恭喜你,你的讀書計畫基本上可以寫得很順利,面試也不用怕被教授問倒。

第三個問題:去除校名和系所,我還剩下什麼?

實際上,這個問題也是身為不分系的學生,最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這問題換個問法,就是你希望以後的人怎麽描述你?是描述你讀什麼學校和什麼科系,還是描述「你」本人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些特質,還有為什麼與眾不同?如果你希望是後者,就可以好好思考拿掉了校名和系所,你今天還剩下什麼?

從國中一直到大學這一段時間,我發現身邊那些最優秀、最有能力而且經歷最豐富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他們不會盲目追隨主流社會制定的課題,而是在自己的人生中不斷的「自訂」議題。這些人往往看起來「離經叛道」,會質疑現在的教育體制、會依照自己的熱忱設定人生目標,會不顧外界質疑的眼光追求對自己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反觀大多數的人從小就被教育要「社會化」、要實際一點不能天馬行空,所以大家都追隨一套標準化的流程——好好讀書、上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好像成功就是爬樓梯,堅持下去就一定會幸福快樂,但從沒想過自己真正想要的;久而久之,一個常見的後果就是這個人的數字成績很漂亮,但驀然回首,發現中學除了讀書之外沒什麼亮點。

回到特選,如果特殊選才今天要的是擁有特殊經歷和特殊才能的學生,那你就可以思考一下大學除了 K 書之外,還有哪些目標是你真正想完成的?哪些事情,才是能真正代表你、只有你能做到的?思考完,我們就可以進入第二部分:

在高中三年,你可以培養的三種習慣。

大家聽到「習慣」兩個字可能會有點反感,因為很多人都在強調習慣的重要性,什麼堅持21天、習慣成自然blablabla,但比較少人思考習慣的意義為何。很多人對習慣的認知就是不斷重複外在的行為模式,但忽略了其中「自我覺察」的重要性。養成習慣,一定要有足夠強烈的自我「覺知」,要知道為什麼養成、還要了解養成之後如何持續的成長,這樣一來才可以避免讓習慣變成培養機械化行為的一種手段。有了這個認知後,我們就能進入第一個我認為很重要的習慣:

1. 往下追問的習慣。

比如你想成為音樂製作人,你就可以問自己為什麼喜歡音樂?你有偏好的音樂嗎?這種偏好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是成長歷程耳濡目染,還是某個人感動了你?你是喜歡欣賞音樂、喜歡創作的過程、還是喜歡大家沈醉在音樂裡的模樣?如果是後者,那又為什麼非得是做音樂不可呢?其他領域不行嗎?雖然這一連串問題聽起來好像有點到「偏執」的程度,但許多特選上榜的人面對這種「連珠砲」式的問題是非常拿手的,他們可以給予非常完整、有條理並且清晰的解答,有時候甚至會帶給你一種煥然一新的視角去了解他們所興趣的專業;而這一切是源於他們對自己未來的目標非常明確,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學、學了以後會如何應用、應用之後又能怎麼反覆迭代⋯⋯

你可能會問,如果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怎麼辦?沒關係,你可以先問自己平常受什麼事物吸引?有沒有特別欣賞哪一個名人?那這個名人有哪些特質是吸引你或值得效仿的?有了往下追問的習慣,船到橋頭自然直,你心裡自然會有答案。實際上,有一次我去大學面試就遇到這種「窮追猛打」的教授,我連問題還沒回答完他就會馬上追問下一題,甚至會問你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措辭」?所以,如果你已經做好覺悟要申請特殊選才,那平時就多花一點時間建立往下追問的習慣。相信我,這不只對你升學注有益,你也會受益終生。

2. 勤於紀錄的習慣。

來個討人厭的哲學問題:一棵樹倒下在樹林中,但沒有任何人看到、也沒有任何人聽到,那這棵樹還存在嗎?先不論這個問題本來在哲學層面的意涵為何,如果把這個概念挪用到特選中,我認為這棵樹不存在。我要說的是紀錄的重要性——今天你就算再聰明、能力再強,要是這些東西只留在腦中,對特選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勤於紀錄有兩大優點,首先就是你的備審資料會多很多可用素材。不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是一樣,在備審資料上只羅列出豐富的經歷可能不夠,因為你的競爭對手跟你同樣優秀,也有各式各樣的資歷,接下來要比的,就是你的申請動機和個人特質了,而呈現申請動機和個人特質最直觀的方式,就是你平時積累的紀錄。舉例而言,你有資工專長,懂很多程式語言是一回事,備審也可以亮出很多優秀的成績,但與此同時,你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可能是教授更想知道的內容,因為這之中就蘊含了洞察問題、善用資源、精進自我的決心⋯⋯等能力,而不僅僅是你的數字成績。

勤於紀錄的第二大優點,就是紀錄是對自己的經驗最好的反思,如此一來,你才可以站在上一次的經驗改進,並為下一次的學習做好準備;這就好比人類史上每一次科學技術的突破,都是建立在上一次實驗的紀錄之上。當然,你也可以在最後一刻臨時抱佛腳,但你會非常辛苦,況且備審裡提供的內容是不是速成教授一眼就看出來了。因此要是時間允許,非常推薦大家平時就養成紀錄的習慣,不管是比賽或企劃,從參與、執行,一直到落地這整個過程都可以花點筆墨記錄下來。

切記,絕對不要畫大餅或把小事當大事誇,比如你有點打工經驗,然後你把這段經歷說得有多艱辛多不容易,還扯到你在之中學會做人的道理。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你可能在與人互動中長了智慧,但如果這不是你高中三年的重點,就省下這個篇幅吧。另外,也絕對不要把別人的功勞說成自己的,比如你只是負責一個大型專案的一小部分,但你說得好像整個計畫是你籌備的,其實大家終究會看出來你的天花板在哪,一旦你的信用毀了,造成的傷害就不僅僅是落榜那麼簡單了。

3, 每件事上比別人多付出 3 % 的努力。

強調:努力是有方法的,不是胡亂白努力!來分享自己的經驗好了,我高中的時候經常要表演或拍片,那時候我會去圖書館把表演、電影和歷史相關的書籍都借來看,因為我覺得實作跟學識要雙管齊下進步的最快,對專業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後來,我備審理很多的內容都和影視相關,但我不只呈現了實作過程的經驗談,也把閱讀到的理論和學識都納入我的思考中,這樣比起那些純粹寫下心得的備審而言,我備審就可以注入更多思想的活水還有提供一些新的視角——我自己的視角。

我提的這個案例是努力的一種方式,努力的方式還有很多種,如果不知道從哪裡著手,我可以分享一些參考方向:如果你是文科生,我鼓勵大家多學一些理科知識還有鍛鍊邏輯思維;如果你是理科生,我鼓勵大家多多關懷社會問題,還有鍛鍊自己的寫作和表達能力。並不是說文科生就不會邏輯,理科生就不善表達,只是我們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把大家普遍對你的刻板印象轉化成你比別人多出來的優勢。最後進入第三部分:

兩種實用的思考框架——紐曼教育和紅堡教育。

非常感謝有一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自己應該是要該死咬著一條路不放,還是多方發展?若沒有理解錯誤,我認為接下來的篇幅應該可以回答你的問題。此外,接下來的內容《大學之路》也有非常詳細的剖析,我希望藉由分享裡面的內容,提供大家設計備審的一些思路。

首先是紐曼的通才教育:紐曼教育是由英國人——約翰・紐曼 (John Henry Newman) 開創的一種教育體系,主要用來培養社會上的領導者和菁英,當時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都是實踐紐曼教育的代表。節錄一段紐曼在演講中說過的話:

「如果讓我必須在那種由老師管著、修夠學分就能畢業的大學;和那種沒有教授、考試,讓年輕人在一起共同生活、相互學習四年的大學中選擇一種,我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因為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富有同情心且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即使沒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

從這段描述就可以看出紐曼非常強調同儕的重要性。他認為比起大學的授課內容,和同儕成為朋友、彼此學習是更重要的。此外,他認為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應該是功利性的,培養精英的目標不在於學習一些生產效能的小伎倆,而是培養一群有心又有能力服務社會的人。因此,大學生的知識面要廣,不能太早被局限在固定的專業里,可以的話就要盡可能博學,多多拓展自己的認知邊界。如今很多歐美大學會讓大一、大二生「不分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選課,為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自己真實的興趣;同時學校也會開出又多又廣的課程,讓學生真正實現通才教育,比如哈佛有六千名學生就開出了六千門課,還可以跨校去 MIT 選課。今天我之所以讀不分系,有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實踐紐曼式的教育。

放到現代來看,實施紐曼教育最典型的案例非哈佛商學院莫屬。哈佛商學院的學生平時都生活在一起,到了假期也會組織學生們到世界各地遊玩。來這裡的學生相互學到的知識,遠比從教授那裡學到的還要多。關於這點吳軍也說到:如果你進了哈佛商學院,但沒和同學們玩到一起,那你等於是白交學費了。

現在的紐曼教育經常被理解成「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素質教育」,但真正的紐曼思想其實比這些複雜得多,比如紐曼認為神學和宗教必須是大學教育的重點,不過這不是我們今天的主題,我就不展開談論了。如果對他的理念有興趣歡迎閱讀他的著作——《大學的理念》。

接下來是洪堡的「專才」教育。洪堡教育是由德國人——威廉・洪堡所開創的教育體系,主要用來培養服務於工業社會的專才,通常接受完整洪堡教育訓練的人都是某領域的佼佼者,如今的柏林洪堡大學和哥廷根大學都是實施洪堡教育的典型代表。洪堡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學者和政治家,由於他身處動盪的拿破崙戰爭時期,十分渴求德意志民族崛起和壯大,因此,洪堡認為大學生要學那些畢業後馬上就能用的知識,一走出校園就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洪堡非常強調「教研合一」的精神,所以實行洪堡制的大學都要讀五年學習非常專業的知識,並且參與大量的實作來磨練技能、培養專業的深厚底蘊。也正因如此,它們會消耗巨資建立研究院,實現專才教育的物質基礎。

綜觀歷史,在社會動盪的時期實施洪堡教育是非常有益的。比如十九世紀的德國採用了這種教育體系便很快地實現了工業化,成為當時歐洲最強的國家之一;而美國工業革名時也急需大量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於是那時候美國很多大學也實施了洪堡教育的辦學理念。

至於,這兩種教育理念哪種更優秀呢?其實不一定,從找工作的角度來說,洪堡式的專才教育更佔優勢,因為洪堡式的教育可以培養出在專業面和執行面非常優秀的人才,但要說培養具備廣闊視野的領袖以及企業家,紐曼式的通才教育可能更佔優勢。總之,兩者沒有優劣之分,每個人可以依照自己的專業和狀況做出些微的調整。

聽到這,你可能會想:我們不是哈佛也不是 MIT,金費和資源都遠不如他們,在學校也沒有機會和同學建立那麼緊密的聯繫,這些建議還有用嗎?我認為還是有的:首先,我們可以先拓展對大學的想像,了解大學能進步的空間何在。在閱讀《大學之路》之前,我其實根本沒有那麼透徹地思考過大學教育的意義,直到接觸了一些教育家的思想,我才明白教育可以有那麼多種可能性。而且到了面試時,我也常被問到:你覺得學校、系所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這問的不只是你對學校的了解,也是在測試你的批判能力,還有試探你預計會用什麼方式來補足這些缺陷。

再來,我認為學習的環境是可以打造的,而同儕要自己積極尋找。我忘記在哪裡看到的數據,其實頂尖大學和一般大學裡最優秀的菁英很多時候是一樣優秀的,而且後者出社會所獲得的成就並沒有低於前者;這是因為那些優秀的人不論到了哪裡,都會自行組成一個圈子,和實力相當的同儕相互學習、彼此成長。所以有機會的話,在高中也可以多多創造自己有興趣的學習環境,比如舉辦讀書會啊、一起自學語言或程式,一起企劃一些活動等等,都是不錯的作法。

不過,最後我也想提醒大家這只是兩種思考框架,了解框架的目的在於先了解,再學會怎麼跳脫;千萬不要畫地自限,侷限了自己發揮和創造的可能,更何況大學四年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段,畢業後你依然可以保持學習,彌補尚未學會的知識與技能。終於,我們來到了尾聲。我想分享的最後一件事是:

如果你特選上榜/ 落榜了,這意味著什麼呢?

先來講上榜:特選生和其他同學有何區別嗎?答案是沒有區別。當你進入大學後,特選只意味著你用不同的管道入學,真正的挑戰在後頭,你是否有決心和毅力堅持自己的信念,願意付諸行動努力實踐自己的理想,這才是踏上成就之路的關鍵。其實這個觀念大家應該都懂,就像出社會後沒有人會一直把學歷掛在嘴邊,除了第一份工作之外,後面的工作注重的都是你的真實力以及你先前的工作經驗。

那如果你落榜了怎麼辦?沒關係,千萬不要氣餒,不一定是你的才能不足,很可能只是你的運氣差了點。比如這幾屆受疫情影響,很多出國去海外名校留學的大學生都回來一起競爭特選名額;或者是你那一屆的對手剛好就是拿了一大堆獎項,就算你很優秀,學校還是得依照「程序考量」,優先錄取別人。儘管如此,我一直相信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就算再鳥不生蛋的地方,他們都可以透過努力和機遇自己闖出一片天。其實大學晚讀一年,放到人生的尺度中真的只是一個逗號而已,不用為晚讀一年大學而感到焦慮。更重要的是你怎麼把握這一年的時間充實自己,讓自己這一年 Gap Year 的效益發揮最大化。

最後,我想送給大家一段話,摘自尼布爾的《寧靜祈禱文》—— 

「要學會平靜,去接受那些不能改變的事;

   要學會勇敢,去改變那些能被改變的事;

   要擁有智慧,去分辨這兩者之間的區別。」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祝大家升學順利,謝謝大家!

 

(以下也附上我的推薦書單,歡迎大家延伸閱讀~)


timeline_20220923_132155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知識就是力量 的頭像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就是力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